刀锋电竞网页
报价咨询:020-29038089
痛别!巨星陨落……
联系我们 Product Center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痛别!巨星陨落……

时间: 2024-01-25 05:56:15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中国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涡轮机专业1960届校友张金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9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张金麟,1936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55年至1960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涡轮机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海军造船技术研究室、第七研究院715研究所、第七研究院719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74年4月加入中国。历任七一九研究所副总工、副所长、所长,曾任某工程总设计师等重要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金麟长期从事核潜艇总体和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造船人的杰出代表,他用一生守候,心无旁骛,所思所想,所忧所喜,全部系于核潜艇研制事业,为中国核潜艇研制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金麟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7年国家重大贡献奖和金质奖章、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核潜艇研制领军人才。

  张金麟的逝世是我国核潜艇研制领域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张金麟院士!

  2008年6月24日,中国第三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哈工大校友张金麟院士和第二任总师黄旭华院士一起去家中看望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师、哈工大校友彭士禄院士。

  2016年9月2日,3位总师再次相聚时,彭士禄91岁、黄旭华90岁、张金麟80岁。3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3位中国核潜艇总师,其中两位是哈工大校友!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智慧乃至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哈工大人为国铸重器的担当与坚守。

  2015年,张金麟校友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曾用“从一个设备到一个台架,再从一项工程到一个总体”来总结自己半个多世纪的事业轨迹。

  张金麟所从事的核潜艇事业,注定了他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一生。从1960年大学毕业被选调参与这项国家重大工程开始,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到成为中国第三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这项事业就如同他的一个梦,值得他为之守候一生的梦。

  1955年面临高考时,对填报志愿一无所知的张金麟,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选择一个能改变当时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专业。于是,他的第一志愿填上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理由很简单,当时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机械就是拖拉机。”

  然而,当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张金麟却发现,自己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了。其实,哈工大是他填报的第二志愿。因为之前对哈工大的办学水平和实力有所耳闻,张金麟觉得,哈工大对自己来说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录取张金麟的是哈工大新成立的热力涡轮机专业。他所在的动力工程系热力涡轮机专业分为锅炉、汽轮机、水轮机3个方向,他被分配到汽轮机方向。当时,新中国动力工业的先驱——哈尔滨三大动力厂刚成立不久,急需专业人才。哈工大新成立的专业,正是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的。

  一次,坐在火车上的张金麟透过车窗看到两旁耸立的一个个发电的“大酒瓶子”时,心里突然一阵激动,原来自己所学的动力专业应用如此广泛,一旦学成将会大有可为。当时正值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改变新中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全社会的主旋律。想到这些,年轻的张金麟深感振奋,决心更加发奋学习,早日投身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在哈工大求学5年,数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等核心基础课的学习为张金麟学好动力专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工程思维也在他的头脑中渐渐形成。

  张金麟的毕业分配可谓一波三折。本来已被分配到天津大学,不久又被通知到哈尔滨汽轮机厂某研究所。准备好去汽轮机厂的他,再次得到改派通知,但去啥地方、什么单位却一无所知。直到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被带到大连某基地时,张金麟仍不清楚自己所在的是什么单位,只是每天接受培训和体能训练,随时准备出发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去”。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3个月。一起参训的300名学员陆续被分配离开基地,而张金麟和另外3名学员仍被留在基地,被要求做好一切思想准备。这时的张金麟已经意识到,自己即将从事的会是一份很特殊的工作。

  终于有一天,他和另外3名学员被送到了北京,工作单位是国家某重大工程总体研究室。张金麟的工作就是中国第一代某型号产品的研制。

  当时的中国,工业化水平还很落后。第一代型号产品的研制,一无权威,二无经验,三无外援,举步维艰。但是,年轻的张金麟却没有被起步的艰难所击倒。他和同事们一起,从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入手,打破常规,边研究、边设计、边生产、边基建、边试验……

  张金麟和同事们来到了位于四川偏远山区的“三线”地区。在协作单位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有的同事想不通,作为国家重大工程总体部的设计人员,不是从事尖端的理论研究,却要面对枯燥而繁杂的基础性工作。

  张金麟却从没想过这样一些问题,他每天想的就是怎样完成施工图纸,怎样安装试验台架。“我的想法很简单,为了早日达成目标,就是一门心思,埋头苦干。”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张金麟感慨。

  在“三线”艰苦的条件下,作为试验台架专业组长和技术骨干,张金麟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施工图纸,安装了试验台架,实现了调试一次成功、运行一次成功。这标志着他们完成了中国第一代型号产品的陆上试验。

  2000年,张金麟接过国家重大工程总设计师的“大印”,每天面对的是要过的“关”、要越的“坎”。每当一个影响进度的重大问题出现时,大家都习惯性地等着他“拍板”。大关大坎面前,张金麟总是一马当先,先稳军心,再寻对策。

  一个项目由多个系统组成,仅非标设备就达上万台(套)之多,主要协作单位多达上百家……系统多、专业多,需要协调的面广,要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但是,为了向党和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张金麟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每天奔走在不同城市,与系统责任单位讨论设计问题,和生产厂商研究生产质量上的问题,同技术人员分析技术故障。每过一道“关”,都要反复研究,不断摸索,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方收集信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反复分析论证,被大家公认为“处理问题专家”。

  张金麟的权威,还在于他独特的工作方法。他戏称自创的故障排除法为“考古法”。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很多人都领教过“考古法”的韧性和威力。有一次,某阀接管焊缝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现场的技术人员都没找到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原因。张金麟从工人的资质开始查起,再追查探伤片子检查的全过程,一步步回溯,一个个细节排查,最终准确地找到了原因,难题得以解决。

  一个个事例,一根根银丝,让同事们真切地感受到,权威的背后,是专注、是艰辛、是无悔的付出。

  满头银丝的张金麟,有一个被叫得很响的绰号——“银狐院士”。说起这个绰号,张金麟笑着说:“可能因为遇上问题我总是一追到底,有点苛刻吧。”而身边的人都清楚,这份“一追到底”和“苛刻”的背后,是源自那份对祖国核潜艇事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张金麟校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分感恩母校留给他的深刻烙印。“哈工大给了我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使我能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每一次艰巨的任务。”对于母校,他有很多话要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无法与母校和恩师时常联络,但他心里一直记着老师们,装着母校,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哈工大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